缺了口的愛,是一篇寫於2011年春分的省思,當時正看著這本書,一邊心裡掙扎衝擊著,一句句心中的結,我告訴自己,是啊~這就是情愛,一個變換無常的感情,不是人變了、心叛離,是沒有一刻我們都在不停止的想憶萬個念頭、思緒,今晚的甜蜜,明早的清淡,似乎過了一夜,所有的關係,又是從心來過,寫在一張白紙上,成留記憶。
同年,初秋。我遇上了一位朋友,她告訴我「我們一起帶給更多需要愛的朋友吧~^^...是救贖自己幾近乾枯的魂~......別傷~我見著你心的軟柔~~」,這一句話給了我莫大的安慰,有一份被瞭解的渴望,有了出口。
人啊~總是在傷後苦難中,才能知道反省和回思,即使,那是你曾經的醒悟,確剎那的短暫無法永恆,隨著因緣漂流、流浪,滿是種種情緒、煩惱充塞期間,忘卻了已成的習氣還沒有改過,再次重複同樣的錯誤。
2012年.春分 補陳
「人的心念總是無常,有那一樣是我們永遠喜歡的?那種喜歡的心情能不能永遠常住呢?難啊!最喜歡的人往往也是最令人痛苦的冤家。
人生煩惱多......煩惱既然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,不如將之捨棄,去迷就覺,這就是我們面對人生煩惱的處理方式。
在感情漩渦中糾纏不清,沉陷在痛苦裡且不斷辛苦追求情、愛、名、利、欲;知道人生變遷無常,又何必執著欲愛而成為煩惱。」
以上摘錄「法譬如水-正宗分 第二章 滅障七心 第五節 發菩提心」書籍。
業感自招!因貪其情欲,心不能控制,雖有信仰,但無法受其規範;心念一起,造就出來的行為,招攬許多情緣和困擾,難道我們不能自我省覺,停止這一切嗎?
每一次,我們都在別人拋出的分享中,起心動念感受去對應事情,不斷的重複這樣的情況,不覺得累,因為我們習慣藉助外面的種種趣,轉移生活中的焦點;在「思」裡打轉,在意想的「情」裡去浪漫、去幻化,即使那麼不真實,我們仍然每天、每時沉浮在這網交的世界裡,去尋找交流的頻道。
在期待中的空缺,心靈,遊走在每個網貼、回應,讓時間快速的消耗掉,讓精神得以抒藉,但我們都知道假假真真、真真假假,無法拿寸每一個的對像,是否為實?是否是隱藏下的假面性情?
其實,只有我們心靈真正富足時,才有辦法去分擔別人心裡的苦,做為他的良藥知己,否則只是虛裝台面,藉理假真,多增一個傷情;因為我們也需要愛,一個被愛的感覺,在還沒有豐滿生命之前,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、能力去平等愛,甚至愛一個人如初,因為心念是如此的脆弱、起伏不定,每一秒已轉了多少的念?不要否認我們自己這一面,我們無法給予對方任何一個長久愛情承諾票,又如何能期許對方也是如此忠誠的對待我們呢?
家庭的愛,是影響我們情感最深的地方。如果和家人間關係是親善的,自然能和大部分的人產生互賴、互助、互信的關係,也能建立好的情感狀況。如果沒有辦法擁有這層親人間的良好感情,你會發覺,再怎麼做、怎麼努力,心裡那個缺口永遠在,它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心念,甚至會越走越孤獨感。
不可否認的,每一天、每一時刻,我們不斷在接受外境的一切誘引,應該說看到、聽到、想到、聞到、感覺到,那一樣不刺激我們的感觀感情?喜歡、不喜歡、高興、不高興,可能在一瞬間就來回變化多次了。
有時可能甚至是無心的一句話、一個舉動,已在對方心中形成在意,但也許他沒有告訴你,不代表不在意,分數已經在心裡悄悄為你打上了,而你仍不自覺,這時唯有懂得開始反省自己,一天當中檢討自己,是否有不當的言語、舉止表現,若有,就要找機會跟對方道歉,千萬別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,那永遠沒有機會從來。
當然,也有可能,你已經在承受這後果了,只能說寬心,以誠意去釋解誤會。
「有任何行動時,都要先考慮對他人的影響,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。」看到這一段文,雖然覺得已來不及了,做錯的事已經做了,那是無法去改變的事實,只能提醒警覺自己,多善解他人的立場,少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人,畢竟那是個私心的表現,不是客觀的。
同年,初秋。我遇上了一位朋友,她告訴我「我們一起帶給更多需要愛的朋友吧~^^...是救贖自己幾近乾枯的魂~......別傷~我見著你心的軟柔~~」,這一句話給了我莫大的安慰,有一份被瞭解的渴望,有了出口。
人啊~總是在傷後苦難中,才能知道反省和回思,即使,那是你曾經的醒悟,確剎那的短暫無法永恆,隨著因緣漂流、流浪,滿是種種情緒、煩惱充塞期間,忘卻了已成的習氣還沒有改過,再次重複同樣的錯誤。
2012年.春分 補陳
「人的心念總是無常,有那一樣是我們永遠喜歡的?那種喜歡的心情能不能永遠常住呢?難啊!最喜歡的人往往也是最令人痛苦的冤家。
人生煩惱多......煩惱既然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,不如將之捨棄,去迷就覺,這就是我們面對人生煩惱的處理方式。
在感情漩渦中糾纏不清,沉陷在痛苦裡且不斷辛苦追求情、愛、名、利、欲;知道人生變遷無常,又何必執著欲愛而成為煩惱。」
以上摘錄「法譬如水-正宗分 第二章 滅障七心 第五節 發菩提心」書籍。
業感自招!因貪其情欲,心不能控制,雖有信仰,但無法受其規範;心念一起,造就出來的行為,招攬許多情緣和困擾,難道我們不能自我省覺,停止這一切嗎?
每一次,我們都在別人拋出的分享中,起心動念感受去對應事情,不斷的重複這樣的情況,不覺得累,因為我們習慣藉助外面的種種趣,轉移生活中的焦點;在「思」裡打轉,在意想的「情」裡去浪漫、去幻化,即使那麼不真實,我們仍然每天、每時沉浮在這網交的世界裡,去尋找交流的頻道。
在期待中的空缺,心靈,遊走在每個網貼、回應,讓時間快速的消耗掉,讓精神得以抒藉,但我們都知道假假真真、真真假假,無法拿寸每一個的對像,是否為實?是否是隱藏下的假面性情?
其實,只有我們心靈真正富足時,才有辦法去分擔別人心裡的苦,做為他的良藥知己,否則只是虛裝台面,藉理假真,多增一個傷情;因為我們也需要愛,一個被愛的感覺,在還沒有豐滿生命之前,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智慧、能力去平等愛,甚至愛一個人如初,因為心念是如此的脆弱、起伏不定,每一秒已轉了多少的念?不要否認我們自己這一面,我們無法給予對方任何一個長久愛情承諾票,又如何能期許對方也是如此忠誠的對待我們呢?
家庭的愛,是影響我們情感最深的地方。如果和家人間關係是親善的,自然能和大部分的人產生互賴、互助、互信的關係,也能建立好的情感狀況。如果沒有辦法擁有這層親人間的良好感情,你會發覺,再怎麼做、怎麼努力,心裡那個缺口永遠在,它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心念,甚至會越走越孤獨感。
不可否認的,每一天、每一時刻,我們不斷在接受外境的一切誘引,應該說看到、聽到、想到、聞到、感覺到,那一樣不刺激我們的感觀感情?喜歡、不喜歡、高興、不高興,可能在一瞬間就來回變化多次了。
有時可能甚至是無心的一句話、一個舉動,已在對方心中形成在意,但也許他沒有告訴你,不代表不在意,分數已經在心裡悄悄為你打上了,而你仍不自覺,這時唯有懂得開始反省自己,一天當中檢討自己,是否有不當的言語、舉止表現,若有,就要找機會跟對方道歉,千萬別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,那永遠沒有機會從來。
當然,也有可能,你已經在承受這後果了,只能說寬心,以誠意去釋解誤會。
「有任何行動時,都要先考慮對他人的影響,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。」看到這一段文,雖然覺得已來不及了,做錯的事已經做了,那是無法去改變的事實,只能提醒警覺自己,多善解他人的立場,少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人,畢竟那是個私心的表現,不是客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