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
困 困得人 不知去向
困 框了 一個 框 呆木在頭
動彈不得

心思可以紛亂無序
確又散化在無盪的空間
那樣的沉寂 那樣的左右

空想 一回

單陳的不是不變 是無法脫繭的掙縛 在纏裡繞著
乏陳的不是索味 是已無從新的改換 在重覆交雜

人 有太多的思 那是驛馬懸猿 無從的駕馭
誰能喚出那清甜潤漬的泉水 滌一切囂塵 不再揚沙

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

誰是你親近的人?



『法譬如水-上冊 正宗分 第一章 起懺』 - 讀享

人爲何造業?因意業不清淨,容易起心動念,有了惡念並化為行為去做。

引用內文:「莫問貴賤,罪相無量」。不論是顯達貴人,或一般販夫走卒,人人都帶著過去生延續而來的罪業。這些罪事怎麼來的?懺文說:「或因三業而生罪,或從六根而起過」。「三業」指的是身、口、意。

上述內文-身,概括來說有「身三」,指的是殺、盜、淫三罪。其中「殺」業來講,有的人會說,我只是吃,又沒有殺,不算殺生。記得西元2003年,全球SARS流行時,人人自危,那時許多宗教及環保團體呼籲齋戒,減少生靈的殺害及養殖。有一部紀錄片「生命的吶喊」,清楚記錄下雞、豬等養殖動物,在成為我們口中那美食嫩肉前,一出生就先受了生拔器官的痛苦,至屠宰場前,被趕運的不知天南地北暈轉的豬隻,身體被印記待宰的記號,趕往屠宰過程,最後成為我們口中所謂的美食;爲了吃,其實是間接促使生命的屠宰及承受的痛苦過程。

莫以為殺業不是障,口腹之慾不是業,一旦因緣成熟時,誰也逃不了(果報)。雖然,此話聽起來有點重,但請看看、聽聽我們身週圍一切的親友,有多少是藉鏡呢?飲食習慣的不改變,誰很難講,我們的身體還能承受多少、多久的廢棄堆積?

再引內文-口四惡業-惡口、妄言、兩舌、綺語。「惡口」是口出惡言,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常由此起。若能以輕聲柔語、好言慰人,以內心的愛去安撫心靈受傷的人,人的心靈自然能獲得平和,你也會獲得一份珍貴的感情。

我曾在一位長者身上感受過這份的慈柔語言,似乎再多的情緒,在她眼前都可化為平和,因在她心中不起惡語煩躁,除了真誠的聆聽,會從中適時簡單的引導你轉念;看著她端然的相貌,能明白會得此姣好莊嚴外表及優雅的氣質,是她不斷的習練善的因念所累積而來,令人人見了,都會起歡喜心及親近學習的心;這樣的人,通常也是謙和的,不輕易顯露自己的才華,常常是成就別人的。

「妄言」是說謊,顛倒是非,混淆社會視聽;妄言還包括隱瞞。
舉例來說,當你試圖隱瞞事實時,有一天,你會發覺事實最後還是會被發現,一旦當事人覺察到有所隱瞞時,欺騙、背叛等感覺湧上來,豈有不忿怨的?此時,無論原意如何,都盡失其善。

「兩舌」: 東家長、西家短,道人是非,蜚短流長。如果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就又多一層傷害。
我們可以當個智慧的和事佬。如果有人心中不滿,把你當成知己,訴說一些心靈不快之事,應該在他們中間以愛語做橋梁,化解彼此誤會。

「綺語」是指不實的甜言蜜語。句句話雖然都令人迷魂顛倒,但事實上卻是空洞的好聽話而已。
人人都愛聽順耳的己話,不覺得的人,會認為有個貼心知音,常常可以瞭解自己的意思,因他正順著你的意在講,到最後你會發覺,也沒有甚麼建設性的幫助,總是在揣摩你在想甚麼?你喜歡甚麼?甚麼是你不喜歡的!

「惡口、妄言、兩舌、綺語,是許多人無意間常犯的過錯。」這有時是習氣已養成,不知不覺,就會做的事。
『防止口業,要「以誠待人」,用真心誠意建立信譽。有誠意,就不會說謊話;有誠意,就不會搬弄是非。』

不要以為朋友只是替我出口氣,關心我而已,想想,這樣的方式有讓事情變得更好嗎?
利用別人的信任當做知己告知時,內心所打的算盤是甚麼?所安慰的話,是否有曲意煽動之嫌?
如果真為身邊親友的人好,應爲他化險為安,搭起愛語橋梁,同樣一句話因緣,可以不同的表現,難道你希望,看到爭吵不息、誤解漸深而樂嗎?

引內文:傷害別人的同時,也是在傷害自己,因為自己已經將這念惡業種在心田中,嚴重損及人際關係和自我修養品質。

「心中若有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五種病毒,與人相處時很容易感染上他人不正確的觀念。若常和是非人在一起,自己也會成為是非的帶原者;若常和智者親近,他會教我們包容、知足、感恩、善解(慈濟-四神湯),心中的貪嗔癡就能慢慢消滅。」

這四神湯,智者會引導你思考反省的方法,但不知覺中,你已飲其味。

道理容易懂,也容易說,但如果能將它實踐在生活中待人接物上,並在習氣浮上來時,能馬上自我驚醒、察覺並改過,同時趕緊停止,這就是修行。否則,我們都是在空談,就好比我們教別人要吃藥,病才會好,然而自己病了,不旦不覺,反而也不願看醫吃藥,這豈不妄言了?

人,不是沒有「過」,只是你改的速度快不快?你自省的能力夠不夠?只要有誠意,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。

熱門文章